法律意义上的报告与审议有什么区别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主要议程.审议是各级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广泛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充分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和审核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个人判断后,进行评判发言的活动,可以提出表扬、批评、建议和意见.整个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审议后,经表决形成有针对地决议、...
法律意义上的报告与审议有什么区别
“审查”与“审议”在人大工作中经常使用,虽一字之差,但在含义和用法上应有些区别,同时也有所联系.关于两者异同辨析的观点也较多,笔者初入人大,通过查阅《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资料,对此两者进行了一点比较,希望商榷热心人大工作的同志.
“审”有仔细思考,分析研究之意,无论是审议还是审查,都应该是建立在“审”这个基础之上,这应该是两者的联系点.相比之下,“审查”与“审议”应各有侧重,审查重在“查”,即仔细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合法、妥当,但对错误和不当之处必须予以指出和纠正,具有法律性、权威性、针对性、约束性等特点.《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九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这里,法律明确规定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报告是“审查”而不是“审议”,这表明《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系列审查职权.审查后,随之产生和形成相应的“批准”,“决定”等法定结果.因此,从法律表现形式上看,“审查”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职权,带有较强的法律权威的刚性色彩.
审议多指审核、讨论、议论,侧重在“议”.《代表法》第八条赋予了各级人大代表有“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的权利,《地方组织法》第十八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条、第四十六条等条款中,“审议”一词也多次出现,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专门委员会有审议决定其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和相关报告的权利,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监督法》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在闭会期间有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阶段执行情况以及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和特定问题调查报告,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的权利等.笔者认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期间的“请予审议”,就是让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充分“议”,发表言论的同时,表明意向和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性.当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讨论发言活动,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种监督方式和手段,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工作、行使职权的主要形式,它具有民主性、权威性、集中性的特点.从人大工作实践来看,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的主要议程.审议是各级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广泛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充分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和审核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个人判断后,进行评判发言的活动,可以提出表扬、批评、建议和意见.整个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审议后,经表决形成有针对地决议、决定,也可以形成审议意见,都是国家权力机关整体意志的体现,“一府两院”有贯彻执行的义务.《监督法》实施以后,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报告被列入人大常委会的主要监督形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三权”时,即决定重大事项、选举和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前和行使监督职权时都运用“审议”程序,做到认真审议.可见,“审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开展工作,依法行使职权的主要形式和具体方式2017-09-22
主要是性质不同,前者是后者审查、讨论或决议的内容。2017-09-22
cdw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11-16 05:27: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法律明确规定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报告是“审查”而不是“审议”,这表明《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系列审查职权.审查后,随之产生和形成相应的“批准”,“决定”等法定结果.因此,从法律表现形式上看,“审查”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职权,带有较强的法律权威的刚性色彩.审议...

  •  湖北倍领科技 "审议和审查在人大工作中如何区分及其法律效力?"

    深入解析:审议与审批,权力行使的双轨制 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审议与审批作为关键环节,虽字面相近,却承载着独特的职责和意义。审议,如同精细的思考和研究,它在《宪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中占据重要位置,如第九十九条明确指出,地方人大需审查并决定建设计划,体现了其法律权威和约束力。审批,更侧...

  •  文暄生活科普 "审议和审查在人大工作中如何区分及其法律效力?"

    在人大工作中,审议和审查主要通过其职责重点及法律效力进行区分:审议的职责重点:讨论与研究:审议更多地关注对议案和报告的深入讨论与研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权力行使的核心程序。民主性与权威性:审议是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的过程,代表们基于广泛调研和智慧汇聚,提出表扬、批评或建议,形成国家意志的决议或...

  •  湖北倍领科技 审议与审查在人大工作中有何区别和联系?

    总结来说,审查是带有法律刚性色彩的核实,而审议则是民主决策与监督的实践。两者在人大工作中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希望这段解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审议与审查在人大工作中的角色差异。

  •  IT168 审查与审理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1.审查与审议各有侧重,审查重在查,即仔细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合法、妥当,但对错误和不当之处必须予以指出和纠正,具有法律性、权威性、针对性和约束性等特点2.审议多指审核、讨论、议论,侧重在议,审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开展工作,依法行使职权的主要形式和具体方式。法律依据:《...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报告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AI工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