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精选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1】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设计目的:能聚拢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一...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精选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精选
   教学设计 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1】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设计目的:能聚拢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角平分仪的原理。具体过程如下:
  播放奥巴马访问我国的录像资料------引出雨伞-----观察它的截面图,使学生认清其 中的边角关系-----引出角平分线;并且运用几何画板对伞的开合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伞面形成的角与主杆的关系-----让学生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并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寻找理论上的依据,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
  设计目的:用生活中的实例感知。以最近大事作引入点,以最常见的事物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其中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成就感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很轻松的完成活动二。
  (活动二)通过上述探究,能否总结出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一般方法.自己动手做做看.然后与同伴交流操作心得.
  分小组完成这项活动,教师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启发和指导,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
  讨论结果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 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设计目的: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画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 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角的平分线的作法的理解,培养数学严密性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讨论结果总结:
  1.去掉“大于 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
  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活动三)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思考:已知一角及其角平分线添加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构成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多少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对全等的认识。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
  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2、直线y=—2X—2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8、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
  (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x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 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
2023-03-12
cdw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8-07 01:49: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例【1】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设计目的:能聚拢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一)...

  • 篇一:备课教案范文 教案内容分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案、教学反思 范例如下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比值、认识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过程。 2.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简比。 3. 体...

  • 徐天来11 如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教学时,教师做好解题和反思活动,每次完成一个数学问题和范例就要向学生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形成成数学思想,重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途径中发生联想和转化,而初中数学新教材中,设计许多典型范例,每年中考题目中也出现很多优秀题目,教师善于选择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题目进行练习,...

  •  唐老师的精华笔记 初中数学计算题100道 初中数学例题变式教学的探究

    1. 精选范例 范例的来源可以是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也可以是其它的题目。选取的范例应具有“四性”:针对性、基础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在精选范例的环节中,教师的活动表现在:选择符合上述要求的题目,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探索氛围。学生的活动表现在:自主审题为实施解法变式、题目变式和主动探索、尝试发现作好感情准备。

  •  温屿17 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 篇5 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对《圆》这一节课的研究中,通过不断地琢磨、仔细地推敲,反复地修改,对这节课的认识越来越深,教学设计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一、关于导入的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老师用线绳工具在空中旋转,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轨迹是一个圆...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范例范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打一生肖 英语单词  夜唱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