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轻畸重的拼音jī qīng jī zhòng。畸轻畸重,汉语成语,意思是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出自《福惠全书》。出处 宋·黄六鸿《福惠全书》:“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行政立法两方权力,畸轻畸重...
畸轻畸重的拼音
畸轻畸重的拼音jī qīng jī zhòng。
畸轻畸重,汉语成语,意思是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出自《福惠全书》。
出处
宋·黄六鸿《福惠全书》:“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
行政立法两方权力,畸轻畸重,未剂于平,致滋口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四回)
在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功课都要学好,不可畸轻畸重。
福惠全书
清人著。该书是作者对地方行政的情况、阅历、经验和体会的记录,分十四部,三十二卷。书中对州县钱谷、刑名、户口徭役编审、土地清丈、保甲、教育、荒政、邮政等言之甚详,对地方弊端内幕亦有所揭露,是了解清初地方社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黄六鸿,字思湖,江西新昌人(自称宜丰人,系用三国时旧名。宋改新昌,1914年改宜丰,今江西宜丰县)。康熙九年(1670年)以举人为山东郯城县令,改河北东光县令。后入朝为谏官,寻致仕。《福惠全书》撰于康熙三十三年,刻于康熙三十八年。
黄六鸿生活于明末至清顺、康间,举人出身,曾两任知县,政绩卓著,对地方行政有独到的见识和理解,《福惠全书》三十二卷是为结集之作。黄氏深受有着相似仕宦经历之伯父黄国琦及曾巡抚福建之岳父邹维琏的影响,恪守“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口述资料为主,编成《福惠全书》。
该书是对地方行政的情况、阅历、经验和体会的记录,书中繁细的公文写作程式亦具实践指导意义,被誉为初仕者之金针。同时该书也是清初地方重要的社会经济实录资料。《福惠全书》在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翻刻本众多,存藏丰富,自初版以来即广为传播,影响远被日本等地。
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