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觎怎么读话题讨论。解读凯觎怎么读知识,想了解学习凯觎怎么读,请参与凯觎怎么读话题讨论。
凯觎怎么读话题已于 2025-11-23 12:38:02 更新
觊觎读作[jì yú],指的是一个人渴望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带有欲望和不正当的意图。含义:它强调的是一种非分之想,通常用于描述对他人财物、地位或权力等的不正当渴望。读音:[jì yú],其中“觊”读jì,第四声,表示希望、企图;“觎”读yú,第二声,表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用法:例如...
觊觎读作jì yú,以下是关于觊觎的详细解释:意思: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指有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它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某种不应得或不属于他的事物产生的强烈欲望。出处:这个词语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原文为“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其中,...
一、觊觎怎么读 觊觎:拼音为jì yú;觊:四声;觎:二声。二、觊觎的意思 1.非分的希望或企图。2.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三、觊觎的出处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杜预注:“下不冀望上位。”《三国志·魏志·武...
“觊觎”这个词的读音是(jì yú),“觊觎”这个词出自我国古代编年体诗书《左传》中的《桓公二年》。释义:1、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2、非分的希望或企图;3、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1、觊觎之心 意思:表示对对事物所产生的非分之想,内心十分想要得到它。例句: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物,...
一、读音 觊觎的读音是jì yú。二、释义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三、出处 清·魏源《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明季中叶患尾大,爪牙觊觎强宗盟。”意思是第二季中期患尾大,爪牙觊觎强宗大族争相结盟。四、近义词 1、觊幸:解释为希图侥幸。2、觊望:解释为希图,...
觊觎的读音是: [ jì yú ],意思如下:1.非分的希望或企图。2.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祖国神圣领土,岂容列强~。出处: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觊拼音:jì 笔画数:10 部首:见 五笔字型:...
觊觎读作[jìyú]。释义:基本含义:觊觎指的是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即希望得到不该拥有的东西。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怀不轨、贪图不属于自己的利益或地位的人。典籍出处:在《后汉书·杨秉传》中,“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即指应当杜绝不合规矩的封拜,以遏制人们非分的企图。《左传·桓公二年...
1、觊觎[jì yú]释义: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举例:祖国神圣领土,岂容列强~。2、龃龉[jǔ yǔ]释义:上下牙齿不相对应,比喻意见不合,相抵触。举例:双方发生~。3、囹圄[líng yǔ]释义:监狱。举例:不听他人劝告,如今的他身陷~,悔不当初。4、魍魉[ wǎng liǎng ]释义:也作蝄...
觊觎读作jì yú。基本含义:觊觎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指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通常带有非分的希望或企图的意味。它用于形容人对某种不应得之物产生的强烈占有欲望。详细解释:出处与用例:该词最早可见于《左传·桓公二年》,其中提到“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
该词的读音是jí yú。详细解释:1. 含义解析:“觊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中的“觊”意为斜视,含有贪婪的意味;“觎”则表示眺望、远望。结合起来,“觊觎”形容的是对于某物有强烈的欲望,尤其是不属于自己、并不应该得到的东西。2. 词语用法:在句子中,“觊觎”常作谓语,用来描述对某物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