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声母:台湾闽南语的声母有十八个音位,包括“零声母”。韵母:韵母由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组成,其中韵腹为核心。韵母复杂多变,能衍生出九种不同的类型,包括鼻化、入声和鼻辅音等特征。声调:台罗拼音方案在标示声调上,采用仅标示本调并使用变音符号的方式...
台湾闽南语的罗马字拼音方案以其独特的音节结构和变调规则而著名。这个方案将音节分为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五个部分,其中韵头、韵腹和韵尾合称为韵母。尽管台罗方案和白话字在标示声调上类似,都是仅标示本调并使用变音符号,但它们对音节和词的划分有所不同,如音节间用连字号分隔,词间则空格...
S = {a, aʔ, ai, ãi, ... ua, ... ut} P = {a, ah, ai, aiⁿ, ... oa, ... ut} T = {a, ah, ai, ainn, ... ua, ... ut} 将拼音方案定义为数学上的关系之后,白话字的oa与台罗拼音的ua等逐一对应:函数为双射当且仅当对任意存在唯一满足f(s) = p。 函数为...
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经历了音竞争与分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台罗拼音方案。以下是关于这一过程的详细解答:一、音竞争阶段 TLPA的推出:1991年,台湾语文学会推出了台湾语言音标方案,该方案源自传统白话字,并使用罗马字进行表示。在推出初期,TLPA与白话字在音节层次上兼容。TLPA的修改与冲突:1995年...
白话字派与TLPA派开始整合,最终形成了台罗拼音方案。方案恢复了初版TLPA的ts表示法,与国际音标符号一致,同时,考虑到历史上的变化,白话字曾将ts用于不同元音后,但最终统一用ch表示。2006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整合后的“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标志着这场音标竞争与分合的阶段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