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緌”的五笔输入法为:XTVG。2. “緌”的拼音输入法为:rui。3. 汉字“緌”的读音是:ruí。4. “緌”的部首是:糹。5. “緌”的笔画数为:14。6. “緌”的结构是:左右结构。7. “緌”的释义包括:- 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如“葛履五两,冠~双止。”(出自《诗经·小雅...
读音:chuí ruí 声母:ch、r 韵母:ui、ui 意思: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诗歌引用《蝉》虞世南〔唐代〕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
緌 拼音:ruí 1. 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两,冠~双止。”2. 像缨饰的下垂物。3. 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4. 系结。5. 继续。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B7Zdic8C.htm
“緌”读“rui” ,第二声,意思是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籍”读“jie”,第四声,意思是凭借、依赖。“纟”和“委”组成的字是“缕”,读“lv”,第三声。
“緌”的拼音是ruí 〈名〉1.缨子 緌,系冠缨也。——《说文》。谓缨之垂者。丧冠不緌。——《礼记·檀弓》2.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冠緌缨。——《礼记·内则》。孔颖达疏:“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3.似缨饰的下垂物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