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ㄅ、ㄆ、ㄙ、ㄉ、ㄊ、ㄓ、ㄟ、ㄊ"等字母,是中国解放前使用的拼音方式之一,称为注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1913年,由读音统一历消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这是中国第一套公定为汉字注音和推行汉语标准音的拼音字母。最初有39个字母,后来增加到40个。它包括浊音声母和入声调类,有...
注音:用符号表明文字的读音。汉字注音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古代,人们发明了直音法和反切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标注汉字的读音,例如“毕,音必”。反切法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给一个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
用途:注音字母主要用来标注汉字的读音,是汉语拼音的前身。它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等方面有很大贡献。发展变化:注音字母最初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后来改为以北京音为标准,并废除了原本用于标注方音的“万、兀、广”三个字母。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书法体式》,改订...
"注音"是用同音字或符号等表明文字的读音。"拼音"即”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2、历史不同:注音字母,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至今台湾地区仍在使用。汉语拼音,源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30年,瞿秋白出版《中国拉丁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