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很久以前,正体字时代,汉语是没有拼音的。但是祖宗上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的,很多今天还在用,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而已。古代注音里面,主要有读若法、譬况法、直音法和反切法。读若法,今天依然使用,比如 “圐圙,读若“哭略”等。譬况法已经不用了,就是描述汉字发音。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
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很久以前,正体字时代,汉语是没有拼音的。但是祖宗上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的,很多今天还在用,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而已。古代注音里面,主要有读若法、譬况法、直音法和反切法。读若法,今天依然使用,比如 “圐圙,读若“哭略”等。譬况法已经不用了,就是描述汉字发音。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读音,比如“�2�2音居”等。反切法是应用最广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方法,“上字辨阴阳,下字辨平仄”。比如“悖,冰妹切”,前面的字为上字,取其声母,后面的字为下字,取其韵母,切的意思是反复磨合,也就是拼的意思,冰妹切用汉语拼音表示就是bei,声调为“妹”的声调,即四声。影响比较大的《康熙字典》就是用反切法标注读音的。但是这些用汉字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法有很多弊端,比如反切法,入门最起码要口口教授大量汉字,并且发音依靠上下字连读,不便拼读,这估计也是造成南腔北调的主要原因吧(同字不同音),并且对于简单的汉字比如“一”字,则需要用比“一”复杂的多的字来切。这些弊端造成汉字学习准入门槛比较高,文字仅被少数文人掌握,多数老百姓都是文盲的局面。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让中国人认识到必须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为了更简单或者说让普通人更容易学习汉字,大量的注音方法在这个时期出现,谓之切音字运动。其中一个无比牛叉的涉猎广泛的叫做章太炎的某某家(他有很多头衔,比如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家等),在切音法基础上,依据篆书创造出“记音字母”的方案受到了重视,到了一九一二年,民国教育部在章太炎记音字母的基础上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一九一八年由北洋政府正式推行,后来进行多次删补,改名“注音符号”,逐渐变得系统而科学,可以涵盖多数方言的发音。也就是今天大陆只能在字典上看到的“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等三十七个符号的切音体系,在台湾沿用至今。但是大陆的切音体系中的注音符号在一九五八年被政治运动颠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瞿秋白等人帮助苏联,利用中国少数民族和传教士门等创造的拉丁字母切音方案,成功拉丁化远东华人(见苏联少数民族文字的拉丁字母化和斯拉夫字母化)变成俄罗斯人。四九年以后中国人接过一直是西方人主导的汉字拉丁化大旗,首先是在伟大领袖“文字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的共同的拼音方向”的指引下,开始了汉字的拼音化运动(简而言之即废除汉字,全部用拼音),但是具体采用汉字笔画(类似注音符号)还是拉丁字母(拉丁化)还是斯拉夫字母(斯拉夫化)争论不休,伟大领袖请示了斯大林以后,得到“可以有自己字母”的授权,而后伟大领袖认为“ㄇㄈㄅㄌㄏ”等注音符号还不够简单,或者说还不足以扫盲,或者说还不足以融入西方世界,授权郭沫若等人,根据苏联拉丁化的字母,改出了比注音符号更复杂的 “汉语拼音”,同时废除了已经广泛使用的注音符号。而后,一些人一直蠢蠢欲动想进一步搞汉语拼音化,以完成彻底的汉字拉丁化,但是因阻力过大一直没有成功。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字改革的汉语拼音化彻底失败,采用折中的简化字方案,而切音体系的汉语拼音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逐渐被广泛使用。2013-10-12
cdw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5-05 17:27: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百度网友0c9dc27 注音是什么意思?

    注音:用符号表明文字的读音。汉字注音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古代,人们发明了直音法和反切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标注汉字的读音,例如“毕,音必”。反切法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给一个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

  • 使用语素文字 给汉字注音。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广泛使用和高度发展的表意文字系统和语素文字。语素字不是音标字,也就是说汉字与汉字的发音没有关系,这与音标字有根本的区别。一丶拉丁字母 摘要现行汉语拼音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作为普通话(现代标准汉语)音标的拼音方案,是汉语罗曼...

  •  hsjgaga 古代是怎么给汉字注音的?

    古代时,汉字注音采用的是切注发。就是两个汉字合在一起,用前一个汉字的前半音和后一个汉字的后半音合起来注音。如:菜,注音就是“此爱”。康熙字典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注音方式还有其它好几种,直到民国时期,汉语拼音趋于完善,像现在的字典附录里那种不认识的符号,那就是民国时人们使用的汉语拼...

  • 4、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即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反切法可以准确地将汉字的读音注出,但它还是有自身的弱点,比如,为“武”字注音时可以写成“文甫切”,还可以写成“闻斧切”、“温鲁切”等等,这样一来,用来做注的两个字就难以...

  • 古人在汉字的注音方面,最早的注音方法主要是直音和读若。直音是一种直接为汉字注音的方法。它始于汉代,即用一个同音字来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比如,用张标注弓长的读音。这种注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对于一些生僻字或者多音字,直音法就很难准确地标注其读音。读若是一种用...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