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拼音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时,可以采取反复练习、对比学习、借助手势、听录音和范读方法来区分。1、反复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孩子的语音感知能力。可以让孩子多读一些拼音练习题,可以读一些包含不同声调的词语、句子。在练习中,注意让孩子模仿正确的发音,并注意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2、对比学习 将...
例如,第一声(阴平)的音高模式是高平调 55,第二声(阳平)是高升调 35,第三声(上声)是低降升调 214,第四声(去声)是高降调 51。在练习时,可以通过在胸前画五度标记的竖线,帮助孩子感受和练习声调的高低变化。2、手势法也是帮助孩子理解声调差异的有效方法。通过用手势模拟声调的音高变化,...
第一声是平声,第二声是上升声,第三声是先降后升,第四声是下降声。为了帮助孩子们区分这些声调,可以尝试用音乐的方式播放声调的发音,他们能够更清楚地听到二声和三声之间的区别。此外,还可以通过口头禅的方式,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这些声调,比如:用平声时,可以用手在胸前平滑动;用上升声时,可...
第一声,阴平(如ā),念高平调55。第二声,阳平(如á),念高升调35。第三声,上(shǎnɡ)声(如ǎ),念低降升调214。第四声,去声(如à),念高降调51。在练习时,可以假设标有5个刻度的竖线移到自己的前胸,最高处[5]在锁骨窝处,最低点[1]在腰带上方。让孩子在这5个刻度之...
声调二声和三声分不清怎么办如下:第一声起音不够高,接着音准再升高,有点像第二声。第二声普遍的失误是起始点过高,升不上去,听起来并不像升调而像调动,或者是先降后升。听起来和第三声类似。第三声普遍的失误是上半部分没降至最低值就急切升高,坎坷度不足,听起来像第二声。有些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