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为使幼小衔接更平缓,降低了难度,将拼音课往后挪了约一个多月,先进行识字教学,让孩子们认识“天、大、人”等,再开始学拼音。“这种变化并不是天大的变化。”李怀源对此解释道,先识字是为阅读铺路,拼音是注音工具,是识字的工具。拼音后学,并不是说拼音不重要。很多孩子学拼音比学汉字费劲...
学习效果:上小学后,先识字的孩子通常比先学拼音的孩子拼音基础好。这是因为孩子在识字过程中已经对汉字的发音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再学习拼音时会更加容易将拼音与汉字的发音对应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先识字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而拼音学习则可以作为后续的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避免非科学教学方式的影响: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以非科学的方式教授拼音,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拼音发音和书写偏离正确轨道,且难以更改。而先识字再学拼音的方式,可以避免这种非科学教学方式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可见既是有利学生学习,也是爱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好事。
原先先拼音后识字,很多孩子觉得枯燥,学的时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处。如果先接触汉字,小朋友在学拼音的过程中会觉得拼音是有用的,学好拼音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汉字。还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我刚刚教完的一年级语文,先学拼音再识字,刚进校门的孩子上来就学,压力会比较大,很多孩子有挫败感,家长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