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行汉语拼音的目的:一是给汉字注音;二是推广普通话;三是进行拼音文字的试验工作。2、使用地区: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该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从1958年秋季开始...
因为简化字方案是汉字拉丁化的中间过渡措施,它只考虑了那些常用汉字,并没有完善地考虑所有的汉字,这就造成了部件不统一(如脑、恼、瑙)的现象。后来废除汉字的大方向被废止,保留下来了就是现在这套简化字(现在标准化为通用规范汉字)、汉语普通话,以及现在转型为为汉字标注读音的汉语拼音。看法 汉语...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这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别是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优点,它是我国三百多年拼音字母运动的结晶,是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拼音方案经验的总结,比任何历史上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盲率达80%,党中央为了能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特别重视扫盲和文化普及,开展了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制定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当时,我国传统采用的直音法和反切法,在给汉字注音时表现出很明显的弊端。“直音要用同音字,而有的音节没有同音字,如‘耍、酿、馁’;有的音节虽...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民族标准语的拼音方案。 汉民族标准语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语文现代化运动最初指的是汉语拼音运动(当时叫“切音字运动、简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