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的拼音

sú y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
俗语的拼音
sú yǔ。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相关内容: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2022-09-26
cdw 阅读 172 次 更新于 2025-11-07 01:30: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欣教育问答 俗语是什么意思

    一、拼音 sú yǔ。二、引证解释 1、民间流传的说法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 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3、方言土语 唐·刘知几《史...

  • 【拼音】sú yǔ 【解释】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带方言性质。如谚语、俚语、惯用语和口头常用成语等。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郐传》反义词之1:雅语 [yǎ yǔ]词语释义:指文学语言。与“俗语”相对。

  • 俗语_词语解释 【拼音】:sú yǔ 【解释】:1.民间流传的说法。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3.方言土语。4.指当地的习惯称呼。【例句】:今贼兵已临城下,对我潼关虎视眈眈,我闻俗语有云‘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日国家危难之际,正是我等用命,保我大唐疆土之时。

  • 俗语拼音: su yu 俗语解释: 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话。 俗语造句: 1、你所有的脑细胞都是与生俱来,不复改变。俗语就是这么说的。 2、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

  •  候桂冼高昂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的本意(即字面意思)是什么?

    1、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俗语,拼音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词语本意指:比喻没有恒心,经常中断,没有长期坚持;2、指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没有长期坚持;3、近义词:一曝十寒,反义词:持之以恒;4、同韵词:一个巴掌拍不响、瞒天大谎、思念存想、不堪...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