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古代的意思有:1、对的,正确的。例如《国语·楚语》中的“王弗是”。2、此,这。 例如《诗·小雅·宾之初筵》中的“是谓伐德”。3、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例如清代刘开《问说》中的“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4、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例如清代林觉民《与妻书》中的“吾作此...
古代是指历史上较早的时期,通常是指中世纪之前的历史阶段。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古代定义:古代,通常是指中世纪以前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处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阶段。不同地区的古代历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一般意义上,古代是一个泛指过去较远时代的概念。2. 古代的历史跨...
“古代”一词通常被用来描述人类历史上早期时期的文明,时间跨度很长且难以准确划分,但通常认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以下是关于“古代”的详细解释:时间范围:古代的时间范围涵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初阶段,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这一时期开始有了文字记载,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在古代汉语中,“是”具有多重含义:首先,“是”用作形容词,表示“对的,正确的”。这一用法在《国语·楚语》中有所体现,如“王弗是”,即表示“王不认为正确”。其次,“是”还可以作为指示代词,意为“此,这”。在《诗·小雅·宾之初筵》中,“是谓伐德”即指“这是指损害德行”的行为。
古代 的基本含义是:历史上距离现代较早的时代,特指有历史记载的各个时期之前的时代。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描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明阶段。下面进行详细解释:1. 古代的历史定位:古代通常指没有确切历史纪年的时代,或者是历史记载较为模糊、不完整的前期时代。一般而言,它是相对于近代和现代而言的。在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