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的拼音为huì,其他说明如下:1、惠的概述 惠(拼音:huì)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本义指仁爱,一说指聪慧,引申为柔和、温顺。仁爱体现在行动上是给人以财物或好处,故引申指施舍。又指恩惠、好处,...
惠的拼音怎么读
惠的拼音为huì,其他说明如下:
1、惠的概述
惠(拼音:huì)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本义指仁爱,一说指聪慧,引申为柔和、温顺。仁爱体现在行动上是给人以财物或好处,故引申指施舍。又指恩惠、好处,用作名词。又由恩惠引申表示施事者的行动对自己是一种恩惠,放在动词前面,虚化为副词。
2、惠的字源演变
这个“惠”字始见于西周中期,下面的“心”字是形符,表示跟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上面的“叀”字是声符,读zhuān。这是“专”字的本字。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专心致志地纺线”。这个“叀”字是指纺锤,这是纺线的主要工具,下面加上“心”字就能表示专心一致地用纺锤线了。
所以“惠”字用“叀”字作形符。甲骨文时期也用“叀”用作“惠”,后追加“心”旁而衍生出惠字,“叀”也可视为“惠”的声旁。从这个角度讲,“惠”字的本义指“专心纺线”。
由专心纺线引申指“聪明”,这就是“聪惠”。这一字义被后来的“慧”字所代替。另外,在许慎《说文解字》释“惠”为“仁也”,意为仁爱。徐锴认为,仁爱的人心专一,所以“惠”由专心引申为仁爱。
扩展资料:
1、《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种书”。
2、历史发展
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年间,成书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北宋雍熙三年(986年)进行校勘并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说文》多以此版为蓝本。内容上共十五卷,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第十五卷为叙目;结构上按部首编排,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所有的一共10516字。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