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注音字母主要用来标注汉字的读音,是汉语拼音的前身。它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等方面有很大贡献。发展变化:注音字母最初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后来改为以北京音为标准,并废除了原本用于标注方音的“万、兀、广”三个字母。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书法体式》,改订...
注音字母是什么意思
注音字母是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以下是关于注音字母的详细解释:
制定与公布:注音字母于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19年又公布了“注音字母音类次序”,对字母顺序进行了重新排列。
字母数量:注音字母最初共有39个,1920年审音委员会增加了“ㄜ”字母,使总数达到40个。
字母形式:注音字母选自古汉字,如“ㄅ、ㄆ、ㄇ、ㄈ”等,这些字母的形状和笔画都来源于古代的汉字或汉字部件。
用途:注音字母主要用来标注汉字的读音,是汉语拼音的前身。它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等方面有很大贡献。
发展变化:注音字母最初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后来改为以北京音为标准,并废除了原本用于标注方音的“万、兀、广”三个字母。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书法体式》,改订了标调法,废除了四角点声法,改用标调符号。
历史地位:注音字母在1918年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是中国汉语拼音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在台湾通行,改称为国音符号。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