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之前我们是靠注音学汉字的吧,想知道具体规则

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19年又公布“注音字母音类次序”,重新排列字母顺序。字母共有39个。1920年审音委员会增加“ㄜ”字母,成为40个。即:ㄅ(b)ㄆ(p)ㄇ(m)ㄈ(f)万(v)、ㄉ(d)ㄊ(t)ㄋ(n)ㄌ(l)、ㄍ(g)ㄎ(k)兀ㄏ(h)、ㄐ(j)ㄑ(...
汉语拼音之前我们是靠注音学汉字的吧,想知道具体规则
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19年又公布“注音字母音类次序”,重新排列字母顺序。字母共有39个。1920年审音委员会增加“ㄜ”字母,成为40个。即:ㄅ(b)ㄆ(p)ㄇ(m)ㄈ(f)万(v)、ㄉ(d)ㄊ(t)ㄋ(n)ㄌ(l)、ㄍ(g)ㄎ(k)兀ㄏ(h)、ㄐ(j)ㄑ(q)广ㄒ(x)、ㄓ(zh_ㄔ(ch)ㄕ(sh)ㄖ(r)、ㄗ(z)ㄘ(c)ㄙ(s)、ㄧ(直行作一)(y,i)ㄨ(w,u)ㄩ(u)、ㄚ(a)ㄛ(o)ㄜ(e)ㄝ(ie)、ㄞ(ai)ㄟ(ei)ㄠ(ao)ㄡ(ou)、ㄢ(an)ㄣ(en)ㄤ(ang)ㄥ(eng)、ㄦ(er)。注音最初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兀、广三个字母。后来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3个字母用来标注方音。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书法体式》,改订标调法,废除四角点声法,改用标调符号。注音字母的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音节拼字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来标注汉字读音。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在台湾通行,改称为国音符号。这是中国第一套拼音方案,之前学读音用反切,假注等,《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的附录里头还可以看到,这两本书每个字都用了注音字母注音,回头翻翻就知道,规则与拉丁字母拼音差不多,这套方案只是用来学读音。2006-11-15
古代是用反切法表音,自西汉开始有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描述一个字的读音,第一个字是反切上字,取声母;第二字是反切下字,取韵母。反切上下字和起来,拼出被切字的读音。
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另外还有读若法,譬况法等。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反切法,一直到近现代拼音出现才被淘汰的。2006-11-15
楼上真不厚道&_%2006-11-15
cdw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11-09 14:03: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