榈,读lǘ 相关介绍:“榈”,中文常用汉字之一。常用作名词,树木名称“棕榈”,紫红色,似紫檀,有花纹,性坚硬,可做器具或扇骨。棕榈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它原产中国,除西藏外中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常用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适于四季观赏。木材可以制器...
榈字读作lǘ 一、释义 棕榈科植物的通称。棕榈呈乔木状,高达10米以上。棕榈的叶子是大型的,呈扇形,掌状深裂,裂片较宽,约成60~100度角,顶端为2裂或微凹,基部为耳状戟形,两侧成不规则的齿牙缘;叶柄很坚硬。二、出处 棕榈,出自《说文》:栟榈,木名。栟榈即棕榈。棕榈树属常绿乔木,...
榈的拼音是[lǘ]。汉语常用字之一。常见专有名词,树木名称棕榈,紫红色,似紫檀木,有纹路,性硬实,可做器材或扇骨。花相木: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黄白色,子房有毛,英果扁平。棕相:乔木。干高而直,叶集生于顶。通称棕树。棕榈屋: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车盖。相关组词:一、棕榈[zōng lǘ]释义...
“榈”字读作:lǘ,声母l,韵母ǘ 部首:木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3画 释义:1、〔棕榈〕“棕”木头。2、〔栟(bēn)榈〕栟。3、木名,紫红色,似紫檀,有花纹,性坚硬。
榈的正确读音是lǘ。基本解释:见(棕榈)、(栟榈):常绿乔木。干高而直,外被棕皮,不分枝,叶大,集生于干顶。中国秦岭以南有栽培。树干可供建筑用材,棕皮能制绳索、毛刷、床垫、蓑笠等。组词释义及出处:棕榈:(名)乔木。干高而直,叶集生于顶。通称棕树。栟榈:木名。指棕毛。出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