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注音符号转换

汉语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都具备指示汉字发音的功能,它们之间存在着转换的可能。基本的转换方法是,对应每个注音符号,查找其在汉语拼音中的对应符号。例如,查阅注音符号表格,你会发现"ㄜ"和"ㄝ"在汉语拼音中都对应"e",但实际发音不同。"ㄝ"通常作为复韵母的结尾,这一点有助于区分两者。特殊情况是"ㄦ...
汉语注音符号转换
汉语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都具备指示汉字发音的功能,它们之间存在着转换的可能。基本的转换方法是,对应每个注音符号,查找其在汉语拼音中的对应符号。例如,查阅注音符号表格,你会发现"ㄜ"和"ㄝ"在汉语拼音中都对应"e",但实际发音不同。"ㄝ"通常作为复韵母的结尾,这一点有助于区分两者。特殊情况是"ㄦ",在汉语拼音中写作"er",但作为韵尾时仅写为"r"。
对于"丨"、"ㄨ"、"ㄩ"这些既可作声母又可作韵母的符号,当它们单独使用时,汉语拼音中会有所变化。如"ㄨㄥ"在拼音中写作"ong","丨ㄡ"写作"iu","ㄨㄟ"写作"ui","ㄩㄥ"写作"iong","丨ㄥ"写作"ing","ㄨㄣ"写作"un"。单个音节的"丨"、"ㄨ"、"ㄩ"则分别写作"yi"、"wu"、"yu",而在某些情况下,"ㄩ"会被写作"u",这遵循了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则。
在声母部分,注音符号中的"ㄓㄔㄕㄖㄗㄘㄙ"等在汉语拼音中需要加上"i"来形成完整的音节,例如在汉语拼音中它们分别写作"zhi chi shi ri zi ci si"。特别指出的是,"zhi"在旧式注音中需要加上空韵"ㄭ",写作"ㄓㄭ",而在新式注音中则简化为"ㄓ",所以汉语拼音中的"zh"通常会带有空韵"i",以保持与旧式注音的相似性。
扩展资料汉语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後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2024-07-06
cdw 阅读 52 次 更新于 2025-10-29 16:08: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