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的拼音和词语如下:郑拼音:zhèng 。郑组词 :郑重、郑三绝、郑五歇后、郑环、许郑、郑风、郑侠图、郑贾、郑王、郑卫桑间、 郑女花、郑庄好客、郑氏虫、郑音、郑庄驿、郑氏丫环、疋郑、郑笺、流郑、郑氏羣虎、郑 家诗婢、严郑、新郑讼、郑虔三绝、滕屠郑酤、郑燮、郑市。概况 《中国人名...
郑的拼音和词语
郑的拼音和词语如下:
郑拼音:zhèng 。
郑组词 :郑重、郑三绝、郑五歇后、郑环、许郑、郑风、郑侠图、郑贾、郑王、郑卫桑间、 郑女花、郑庄好客、郑氏虫、郑音、郑庄驿、郑氏丫环、疋郑、郑笺、流郑、郑氏羣虎、郑 家诗婢、严郑、新郑讼、郑虔三绝、滕屠郑酤、郑燮、郑市。
概况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郑姓历代名人494名,占名人总数的1.09%,排在名人姓氏的15位;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31%,排在第12位;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23%,排在第18位。
以及三国魏末年至西晋官拜兵部尚书的郑冲;唐代“南湖三先生”郑露、礼部侍郎郑庄、光禄大夫兼兵部尚书郑淑,唐代常言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的郑启;北宋官至侍郎郑闳中;南宋官至兵部尚书的郑磐石,永嘉的龙图阁直学士郑伯熊。
元代官拜朝散大夫兵部侍郎的郑锐,嘉兴学者郑忠;明代在武英殿被赠太子大傅的郑纪,礼部尚书郑沂;清代名士郑宏;出将入相的郑惟见,官至大子大保的郑子威。
金华的资政殿大学士郑则中,严州的国子监丞郑彦,杭州学者郑圭,司农郑伯良,刑部侍郎郑群,龙武将军郑遇鼎,武英殿赠大子大傅的郑荣茂,户部侍郎郑清海,云南按察司郑清溪,人瑞郑仁表,著书的郑锷、郑敬仲等。
主要源流
1、源于姬姓,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 [2]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
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2、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
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