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辱(拼音:rǔ)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辱本指耕作,这个意思被后起的“耨”字所取代。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误了农时,耽搁了耕作大事,有杀头之罪,所以“辱”字又有“羞耻”之义。又指使人受到羞辱,用作动词。2、辱是上下结构,但是辱用作偏旁时,左...    
辱的拼音组词
    辱的拼音组词具体如下可供参考:
一、简述
1、拼音:rǔ;组词:侮辱,耻辱,荣辱与共,不辱使命,荣辱,凌辱,玷辱,宠辱不惊,忍辱负重,奇耻大辱,屈辱,含垢忍辱,受辱,知止不辱,一生愧辱,败德辱行,丧师辱国,萃辱,辱国殃民,僇辱,凌辱,玷辱,宠辱不惊,忍辱负重,奇耻大辱,屈辱,含垢忍辱。
2、受辱,知止不辱,一生愧辱,败德辱行,丧师辱国,萃辱,辱国殃民,僇辱,宠辱,蒲鞭示辱,辱国殄民,迕辱,癯辱,辱污,诋辱,秽辱,卑辱,三败之辱,诃辱,侵辱,笞辱,垢辱,迫辱,烦辱,过辱,罪辱,刑辱,愧辱,践辱,负辱,槚辱,文辱,廷辱,锉辱,挫辱。
二、辱
1、辱(拼音:rǔ)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辱本指耕作,这个意思被后起的“耨”字所取代。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误了农时,耽搁了耕作大事,有杀头之罪,所以“辱”字又有“羞耻”之义。又指使人受到羞辱,用作动词。
2、辱是上下结构,但是辱用作偏旁时,左上的撇拉长,包住下边的“寸”。如蓐、褥、缛等。
三、详细释义
1、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周易·系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文言〉过失:《左传·成公十七年》:“公使辞于二子曰:大夫无辱,其复职位。”;使受耻辱:《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2、玷污;辜负:《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文言〉劳驾;降临:《史记·汲郑列传》:“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