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ng 梆 bang(本义:木名)梆子,用竹筒或挖空木头做成的发声器。用于巡更或聚众知县才发二梆,不曾坐堂。——《儒林外史》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打击乐器梆子的简称。实际功用: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
梆的拼音
bāng
梆 bang(本义:木名)梆子,用竹筒或挖空木头做成的发声器。用于巡更或聚众知县才发二梆,不曾坐堂。——《儒林外史》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打击乐器梆子的简称。
实际功用:
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现今一般寺院常悬挂于斋堂外,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词语解释:
梆子。地方在那里打更,一下一下的梆声仿佛敲到了他的心脏上。”参见“ 梆子 ”。
象声词。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织之别种三……其首大者,声梆、梆,曰梆子头。”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 罗大方 拿下唱片往地下一摔,唱片梆的一声立刻粉碎。”
方言。打,敲击。 孙犁 《村歌》上篇一:“她仰着头望着树尖,像是寻找哪一个枣儿红的透,吃着可口,好动手去梆。”如:你要尽跟我闹矛盾,我可拿笤帚疙瘩梆你!
硬,生硬。参见“ 梆硬 ”。
量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买飞松一梆於 刘 姓者家。飞松者,一名狐实,亦作梧实。”
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