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怎么读,惊蛰的汉语拼音是什么

1、惊蛰 [ jīng zhé ]释义:节气名。在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冬眠动物将四出活动。渐有春雷。2、详细释义: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李善 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3、24节气:...
惊蛰怎么读,惊蛰的汉语拼音是什么
1、惊蛰 [ jīng zhé ]
释义:节气名。在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冬眠动物将四出活动。渐有春雷。

2、详细释义: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李善 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3、24节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开始;卯,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2020-02-23
1、惊蛰的读音:
[ jīng zhé ]
2、惊蛰的意思: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为惊醒,“蜇”为蛰伏,“惊蛰”就是惊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2020-02-23
惊蛰拼音:[jīng zhé]
[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2017-01-11
 惊蛰:jīng zhé
  解释: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3月5,6或7日。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唐韦应物《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宋苏辙《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解放日报》1980.3.7:“农谚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2017-01-11
惊蜇 读音:jīng zhé,发音同“京哲”。2017-01-11
cdw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7-24 07:19: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生活 二十四节气 中 惊蛰 的“蛰”汉语 怎么读?

    1. 惊蛰的汉语拼音是“jīng zhé”,其中“蛰”读作“zhé”。2. 惊蛰标志着春雷初响,唤醒了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气温迅速回升,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进入春耕阶段。3. 每年大约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节气。这个时期,蛰伏的昆虫被春天的温暖和雷声惊醒,开始活动。4. 惊蛰分为三...

  •  爱学习的小贤UA 惊蛰的正确发音

    根据汉语拼音发音规则,"惊蛰"的正确发音是"jīng zhé",其中"惊"的声母是"j",韵母是"īng";"蛰"的声母是"zh",韵母是"é"。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jɪŋ ʒe/音。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表示大地开始复苏,万物苏醒。

  •  遥力enjoy 惊蛰(zhi)怎么变成惊蛰(zhe)的?我们这老人都是说惊蛰(zhi),古代怎么读?

    古代惊蛰是念zhi,现代念zhe,原因是分不清“蛰”和“蜇”两个字。

  • 1、惊蛰 [ jīng zhé ]释义:节气名。在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冬眠动物将四出活动。渐有春雷。2、详细释义: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李善 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3、24节气:...

  •  唔哩头条 二十四节气表惊蛰怎么读

    汉语拼音 "jīng zhé" 对应的节气是“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到来。这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来临,意味着冬季的寒冷开始消退,大地逐渐回暖,春意盎然。在中国传统中,惊蛰被视为阳气升腾的时节,万物开始苏醒,充满生机。在惊蛰这个节气,人们会特别注意保护...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