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献中,“听德”一词频繁出现,指的是倾听并采纳有道德之人的建议或意见。例如,《尚书·太甲中》中提到:“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这句话强调了观察远方事物的能力与倾听有德之人话语的重要性,认为后者同样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明智。《国语·楚语上》也有类似记载:“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
赵王指的是明成祖的第三子朱高燧,他的封地就是彰德(今安阳),赵王府就是为他所建。史书记载,赵王府东西宽30余米,南北长60余米。明洪熙元年(公元1412年),赵王朱高燧来到彰德后,一纸令下,府署迁往东大街,将原来的府署改建为赵王府。赵王府的大门也改建为左中右三个,府内设有宗庙、读书楼、粉妆楼、端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