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的拼音是sū sù。资料扩展:苏,汉语常用字,读作sū或者sù,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原指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使鱼可以落水复活,后延伸至复活,恢复知觉与活力,又引申为须状下垂的饰物。字源演变:关于“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稣”是“蘇”本字。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
苏的拼音怎么拼写
苏的拼音是sū sù。
资料扩展:
苏,汉语常用字,读作sū或者sù,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原指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使鱼可以落水复活,后延伸至复活,恢复知觉与活力,又引申为须状下垂的饰物。
字源演变:
关于“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稣”是“蘇”本字。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树枝。金文,字形在鱼鳃位置加“木”,表示用树枝穿鳃提鱼。古人发现,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短时间内虽使鱼失去了水并伤及鱼鳃,但并不会至鱼于死地,只要短时间内给予必要的水环境,鱼就可以“复活”。
当“稣”的“复活”本义消失后,金文调整左右结构加“艹”另造“蘇”代替,表示用稻草穿鳃提鱼。篆文将金文字形蘇中的“木”写成“禾”。隶书演变成“楼兰简”字形。俗体楷书以“办”代替正体楷书的“稣”,导致字形晦涩。
其二,篆文和繁体“苏”字由“艸”和“稣”构成。“稣”字表示假死后又活过来,整个字的意思是能使假死之人活过来的草本植物。它指能解鱼蟹之毒的紫苏。引申表示说话重复。汉字简化时按近代产生的草书楷化形式简化,形成记号字。
拼音介绍: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