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的生字组词和拼音部首如下:豁huō(豁开、豁子、豁出去),部首害;凛lǐn(凛然、凛冽、威风凛凛)部首冫;疙gē(疙瘩),部首疒;瘩da(疙瘩),部首疒;棍gùn(棍子、冰棍、木棍),部首木;裁cái(体裁、裁定、别出心裁),部首衣;筹chóu(筹划、筹备、一筹莫展),部首竹;橡xiàng...
竹节人生字组词和拼音部首
竹节人的生字组词和拼音部首如下:
豁huō(豁开、豁子、豁出去),部首害;凛lǐn(凛然、凛冽、威风凛凛)部首冫;疙gē(疙瘩),部首疒;瘩da(疙瘩),部首疒;棍gùn(棍子、冰棍、木棍),部首木;
裁cái(体裁、裁定、别出心裁),部首衣;筹chóu(筹划、筹备、一筹莫展),部首竹;橡xiàng(橡胶、橡树、橡皮),部首木;雕diāo(雕刻、木雕、石雕),部首周;跺duò(跺脚),部首足;
拼音的介绍:
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