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汉语二级字,读作螽(zhōng),本义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斯(拼音:sī)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斤,其声,斤是斧一类的砍伐工具。“斯”本义是劈、劈开,引申为用工具或手使分开。这些意思后来...
一、螽 读作zhōng,本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二、蟫 读作yín,字义:形声。字从虫从覃,覃亦声。“覃”意为“深处”。“虫”与“覃”联合起来表示“生活在衣箱、书箱深处的虫”。本义:生活在衣箱、书箱深处的虫。别名蠹虫。俗名蠹鱼。
zhōng 〔~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螽 zhōng (1) ㄓㄨㄥˉ(2) 〔~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3) 〔阜~〕即“蚱蜢”。(4)郑码:RSII,U:87BD,GBK:F3AE (5) 笔画数:17,部首:虫,[名]虫名。蝗类的总名 [grasshopper]。如:...
螽蟫蟊蠹不是一个词语,所以螽、蟫、蟊、蠹四个字意思分别是:1、螽【zhōng】基本释义:〔螽斯〕昆虫。种类很多。体窄长,绿或褐色,触角细长,雄虫以翅摩擦发声,善跳跃。大多是植物害虫。2、蠹【yín 、 xún】蠹【 yín】基本释义:即“衣鱼”,一种昆虫,体长而扁,有银灰色细鳞,常在衣服...
『螽』拼音:zhōng 注音:ㄓㄨㄥ 读音:中部首:虫 部首笔画:6 总笔画:17康熙字典笔画( 螽:17; )信息来源: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