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的汉语拼音:sān jié 【解释】:1.三恶人。指蚩尤、五观、殷纣。2.三镇节度使。3.三段。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例句】:第三节登场的陈江华成为此役关键人物,他引领的“快打旋风”令广东队找到了昔日横扫对手的节奏。
1、三节两寿,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jié liǎng shòu,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出自《官场现形记》。2、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
三节的拼音:[sān jié]基本释义:1.三恶人。指 蚩尤 、 五观 、 殷纣 。《逸周书·尝麦》:“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 孔晁 注:“三节, 蚩尤 、 五观 、 殷纣 也。” 五观 , 夏 启 之子。2.三镇节度使。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五·三节》:“ 开平 四年, 鏐...
拼 音 jié jiē 部 首 艹 笔 画 5 五 行 金 繁 体 节 五 笔 ABJ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ié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关~。2.段落:章~。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清明~。5.事项:礼~。细~。6.限制;俭省:~制。开源~流。
sān 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特殊指事字,指衍生万物的天、地、人,后引申为二,四之间的正整数、多多地、一再地等。详细释义:1、数目,二加一的和。2、表示多数或多次。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意思是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