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fú sū。2、出处:《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传:“扶苏,扶胥,小木也。”马瑞辰通释:“《释木》:‘辅,小木。’小木即木之名。钱大昕曰:‘扶、辅声义皆相近,长言为扶苏,急言为辅。’其说是也……胥、疏、苏叠韵,古通用。”3、释义:扶苏,亦作...
扶苏 [拼音]:fú sū [释义]:1.亦作"扶胥"。 2.树名。 3.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4.扶助。扶苏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扶苏(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为赵扶苏),亦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
山(shān)有(yǒu)扶(fú)苏(sū)隰(xí)有(yǒu)荷(hé)华(huá)山有扶苏1,隰2有荷华。不见子都3,乃见狂且4。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译文】山上多有扶苏树,低湿之地有荷花。不见美貌好男人,见个狂夫要离去。 山上多有乔松树,低湿之地有游龙。不见美貌...
扶苏 扶苏的拼音:fu su 同“扶疏”,形容树木茂盛,而又参差有致。明·张岱《西湖梦寻》:“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读音是:shān yǒu fú sū , xí yǒu hé huā。【作品原文】:《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白话译文】: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