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音 rǎng 部 首 扌 笔 画 20 释义:1.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而子证之”),~夺(掠人之美)。2.推,排斥:~斥,~夷(抵御外国侵略)。3.烦乱:~~(纷乱),扰~。4.捋:~臂。出处:攘,推也。——《说文》。谓推手使前...
1、攘,本义表示退让,谦让,读ràng,此义现代汉语作“让”。后引申为排斥、排除,又表示卷起、撩起等义,以上读rǎng。2、攘的笔顺名称:横、竖钩、提、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
2.排除:攘除。攘敌(抵御敌人)。3.捋起(衣袖):攘臂。
读作:rǎng。拼音:rǎng,声母是r,韵母是ǎng,读作第3声。释义:1、抢夺;侵犯;窃取:~夺。2、排除:~除。~敌(抵御敌人)。3、捋起(衣袖):~臂。笔画:
攘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本义:表示退让、谦让,在古代汉语中,此义现代汉语作“让”,读ràng。引申义:排斥、排除,以及卷起、撩起等义,这些引申义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且读音仍为rǎng。注意:在现代汉语中,“攘”字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时候可能在古籍或成语中出现,如“熙熙攘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