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松风网站资料显示,词语陈蕃,拼音chénfán,繁体陈蕃,人名。(?~公元168)字仲举,东汉汝南平舆人。桓帝时,与李膺等反对宦官而被免职。灵帝即位,封高阳侯,后与窦武谋诛宦官曹节、王甫等,事泄被害。为人方峻疾恶,厌恶特权,对汉末士大夫崇尚气节影响很大。陈蕃名字寓意:井井有条、能言善辩...
陈(chén)蕃(fān)。陈蕃,吴郡王,字承广,后主陈叔宝第十子也。祯明二年,封吴郡王。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涪城令。入唐后官拜忠州刺史。陈蕃师从胡广,年少时有大志,被举为孝廉。他为官期间为政严峻,使吏民敬畏。他因不应梁冀私情被降为修武县令,又因上疏得罪宠臣而外放豫章太守,后因上疏救...
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惺惺相惜,秉烛夜谈;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于梁上。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的由来 。陈蕃下榻,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 fān xià tà,意思是徐稚到陈蕃家下榻,后用以比喻礼待贤人。作品鉴赏: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
《滕王阁序》中有“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句,陈蕃,东汉名士,以扫天下为己任,蕃读fān。
【拼音】: chén fān xià tà 【解释】: 陈蕃:汉时汝南人,字至太傅,封高阳侯。徐稚到陈蕃家下榻。后用以比喻礼待贤人。【出处】: 《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举例造句】: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