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的读音:【qié】,【jiā】。茄,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茄”字原来读作jiā,本义为荷茎。现代汉语中,“茄”读jiā时,为译音用字,如雪茄;读qié时,指茄子;亦指茄科植物的果实。“茄”字篆文从艸,加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茄。“茄”字原来读作jiā,本义为荷...
茄拼音怎么写
茄的读音:【qié】,【jiā】。
茄,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茄”字原来读作jiā,本义为荷茎。现代汉语中,“茄”读jiā时,为译音用字,如雪茄;读qié时,指茄子;亦指茄科植物的果实。“茄”字篆文从艸,加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茄。
“茄”字原来读作jiā,本义为荷茎,是一个形声字。在小篆文中,茄字上边的艸很像是草,说明荷属于草本植物;下边为“加”,表示字音,同时,加有超过的意思,这里是说荷茎要比常见草本植物的茎要长一些。现代汉语中,“茄”读jiā时,为译音用字,如雪茄(用烟叶卷成的烟)。此外,“茄”还读qié,指茄子;亦指茄科植物的果实。
茄,芙蕖茎。谓华与叶之茎皆名茄也。之言柯也,古与荷通用。《陈风》有蒲与荷。郑笺:夫渠之茎曰荷,樊光注尔雅引诗有蒲与茄。屈原曰:制芰荷以为衣,雧芙蓉以为裳。杨雄则曰:衿芰茄之绿衣。被芙蓉之朱裳。汉乐府鹭何食。食茄下,亦谓叶下。
茄子简介:
茄,茄科,茄属植物。茄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叶柄长约2到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能孕花单生,花柄长约1到1.8厘米,毛被较密。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果的形状有长或圆,颜色有白、红、紫等。
果可供蔬食。根、茎、叶入药,为收敛剂,有利尿之效,叶也可以作麻醉剂。种子为消肿药,也用为刺激剂,但容易引起胃弱及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原产亚洲热带,中国各省均有栽培。
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8厘米或更长,宽5-11厘米或更宽,先端钝,基部不相等,边缘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上面被3、7(8)分枝短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下面密被7到8分枝较长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到5条,在上面疏被星状绒毛,在下面则较密。
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