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拼音和意思是什么

振聋发聩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意思是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造句 1、在儿子不幸遇难之后,凯西·艾登正是靠着温斯顿·丘吉尔这句振聋发聩的口号支撑下来的。2、时而坚定……我默默地在心中细数着节奏,等待介入当口敲出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拼音和意思是什么
振聋发聩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意思是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造句

1、在儿子不幸遇难之后,凯西·艾登正是靠着温斯顿·丘吉尔这句振聋发聩的口号支撑下来的。
2、时而坚定……我默默地在心中细数着节奏,等待介入当口敲出振聋发聩的那一击。

3、的哥大叔的歌好时髦。。放着“适者才能生存。进化成更好的人”。真是振聋发聩。
4、同学们,“公车上书”的巨轮才刚刚过去,学子那图存求强的鼎沸之声依然振聋发聩。
5、站在今夜的窗前,窗外一道闪电照彻了整个天空,随之而来的是振聋发聩的雷鸣。
6、徐复观先生的这些观点,可以说发前人之所未发,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为我们理解艺术精神,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线路
7、他见大家都行*匆匆地赶回家,更得意了,发出一声威风凛凛,振聋发聩的咆哮,浑身发出刺目的,煞白的光线,瞬间把方圆十。

8、愿我的誓言振聋发聩,愿你的孤独熠熠生辉。
9、平淡到有点无奈的一句话,却动人心魄,振聋发聩。
10、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黄河的滔滔水音,传送至今。里照得亮如白昼
11、原来大裤衩的学名这么如雷贯耳,振聋发聩。
12、“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13、这声音不断反复,如歌如泣,如痴如呆,振聋发聩,渐飘渐远。
14、这一声来得十分突兀,而且蕴含极厚的真力,如平地起雷,振聋发聩。
15、一声过后,又有百声千声相和,汇成一道洪流,直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16、这句话说得振聋发聩,我忽然又想起了爸爸朋友圈里那些诗。

17、父爱如海,博大而深沉;父爱如山,高大而庄重;父爱如雷,振聋发聩。
18、振聋发聩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
19、正是因为今日是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们才要发出正义之声来振聋发聩。
20、字公理,著有《昌言》,对东汉后期的社会百病进行了剖析,其见解危言峻发,振聋发聩。
2023-08-22
cdw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9-12 00:35: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干雨筠朱铄 振聋发聩和震耳发聩哪个是对的

    振聋发聩是对的。振聋发聩,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 lóng fā kuì,意思是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被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为联合式。成语用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振聋发聩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

  •  用心帮助他人 震耳欲聋与振聋发聩的区别是什么?

    “震耳欲聋”意思是:形容声音很大,几乎要将耳朵震聋。“振聋发聩”意思是:原意为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大声疾呼,以唤醒愚昧的人。二、用法不同 1、震耳欲聋:通常用于表示声音大。例句:庆典的鞭炮声漫天价响,震耳欲聋。2、振聋发聩:多用于表示唤醒愚昧的人。例句:父母的...

  •  拾柒zrong 振聋发聩和醍醐灌顶的区别

    振聋发聩,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 lóng fā kuì,意思是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出自《随园诗话补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醍醐灌顶(醍醐:从牛乳提炼出的纯酥油)指用纯酥油浇到头上。最初佛家以此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

  • 振聋发聩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意思是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造句 1、在儿子不幸遇难之后,凯西·艾登正是靠着温斯顿·丘吉尔这句振聋发聩的口号支撑下来的。2、时而坚定……我默默地在心中细数着节奏,等待介入当口敲出振聋发聩...

  •  侨中黄建成 振聋发聩是什么短语类型?

    振聋发聩 【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解释】: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举例造句】: ...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