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标点符号的由来是: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1949年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从此,标点符号有了统一的用法。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古人读书时要会断句,有时之乎者也这些叹词也有...
几千年来,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宏观上考虑,也有相似的前进轨迹。那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耐...
《说文解字》将“”“,”作为正式条目,两者结合使用,是早期汉语的句读符号。后续介绍了唐代写本和《金刚经》刻本的标点,宋代至清中叶的标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标点,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形成了一部简要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发展史。在第一篇中,专门讨论了句读和圈点。西方标点的起源可...
来源书籍:最早使用直角引号的中文出版物是清末王煜初所著的《拼音字谱》。符号名称:在《拼音字谱》中,王煜初将直角引号列为句义表中的十种符号之一,并称之为释明之号。历史意义:倪海曙在《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中评价《拼音字谱》为最早的中国人自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著作之一,这表明新式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