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 三声。缓慢
纟的读音为:sī 一、基本释义:1、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2、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3、像丝的东西。4、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5、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6、绵长的思绪或感情。7、指弦乐器。二、纟作偏旁的字:绿、给、纸、红、线、经、级、绮、练、...
纟,读音为[sī],是通假字,可通“丝”[sī]和“糸”[mì]第四声。其本义为丝线、细丝。“糸”字的本义为细丝,象形文字中表现为束丝之形。在古代,“糸”字常与“丝”通用。许多简体字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如讠、饣、纟、钅等。“糸”字作为部首字,作左偏旁时,在港台通行字体中会改为...
读音:jiǎosī 部首:绞丝旁 台湾音标:ㄙˉ释义 听语音 (1) 同“糸 ”[mì]第四声,1.细丝。2.幺。3.微小。4.量词,丝的二分之一。[sī]古同“丝”。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纟”...
纟[糹],读作[sī],是“丝”[sī]和“糸”[mì]第四声的通假字,其本义为丝线或细丝。"糸"字,由“幺”加“小”组成,其本义即为细丝。《说文解字》中解释,“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糸”字作为部首,当其作为左偏旁时,在港台通行字体中会变更为“幺”下加三点的形态,即“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