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1124 成语 针锋相对 注音 ㄓㄣ ㄈㄥ ㄒㄧㄤ ㄉㄨㄟˋ 汉语拼音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 「针锋相对」,典源作「针锋相投」,原指双方言语投合,如针与锋同为尖锐而相对应。 语本《景德传灯录.卷二五.天台山德韶国师》。 后来转换成「针锋相对」,比喻相互对立,不相上下...
针锋相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124 成语 针锋相对 注音 ㄓㄣ ㄈㄥ ㄒㄧㄤ ㄉㄨㄟˋ 汉语拼音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 「针锋相对」,典源作「针锋相投」,原指双方言语投合,如针与锋同为尖锐而相对应。 语本《景德传灯录.卷二五.天台山德韶国师》。 后来转换成「针锋相对」,比喻相互对立,不相上下。 「短兵相接」 典源 《景德传灯录.卷二五.天台山德韶国师》又僧问:「承教有言,眼不见色尘,意不知诸法。 如何是眼不见色尘?」师云:「却是耳见。」 学云:「如何是意不知诸法?」师云:「眼知。」 学云:「恁么即见闻路绝,声色喧然。」 师云:「谁向你道?」又云:「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1>相,事无不通,理无不备,良由一切言语,一切三昧,横竖深浅,隐显去来,是诸佛实相门。 只据如今一时验取。 珍重!」〔注解〕(1)纤毫参差:一点点不一致。 纤毫,极微细。 参差,音ㄘㄣ ㄘ,不齐一、不一致。 典故说明 「针锋相对」现在多用于指互相对立抗衡的状况,与典源「针锋相投」意义相反。 《景德传灯录.卷二五.天台山德韶国师》记载,德韶国师在开释弟子时说道:「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相,事无不通,理无不备。」 意思是说:问话与回答同样犀利尖锐,但彼此间又能相互投合,没有丝毫的歧异、不一致,其中备载一切事理,投射于任何事物均无不通。 至于将「投」改作「对」,如清代文康的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十三妹本是个玲珑剔透的人,他那聪明正合张金凤针锋相对。」 则与原有的相投义相反,表示相互对立,不相上下。 书证 01.《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十三妹本是个玲珑剔透的人,他那聪明正合张金凤针锋相对。」 02.《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他句句话与你针锋相对,分明是豪客剑侠一流人物。」 03.《孽海花》第二六回:「彩云听着唐卿的话,来得厉害,句句和自己的话,针锋相对,暗忖只有答应了再说。」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相互对立,不相上下。 【使用类别】用在「相互对立」的表述上。 【例 句】<01>要解决此事,何须针锋相对。 <02>辩论双方针锋相对,有攻有守,精采极了。 <03>他们的理念不同,在会议上总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04>为了你的人缘着想,还是收敛一下你那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 <05>为了明年度的预算,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针锋相对,发生激辩。 <06>这两个总是针锋相对的政党,难得地在这一个议题上取得一致共识。 近义词: 矛盾相向,唇枪舌剑,短兵相接 反义词: 水 *** 融 辨识 请参考『辨识1124』 参考语词 针锋相投,针芥相投,针锋相对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