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的拼音怎么写

振聋发聩的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振聋发聩(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随园诗话补遗》。振聋发聩指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该成语在句中常作作谓语、定语。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
振聋发聩的拼音怎么写
振聋发聩的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振聋发聩(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随园诗话补遗》。
振聋发聩指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该成语在句中常作作谓语、定语。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后据此总结出成语“振聋发聩”。

成语寓意
华罗庚同志有一句名言:“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以终。”只有从严以终,才能醒愚惊顽、振聋发聩。人生重要的是精神,只有精神日新德日新,才能老当益壮,不断进取。
这种思想,可以为出身于庶族,平民的士人跃登政治舞台鸣锣开道,具有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才智之士作用的肯定具有较大的意义,有利于人们从教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因而对于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成语用法
振聋发聩指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该成语该成语的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清·严复《救亡决论》:“今者,吾欲与之微词,则恐不足发聋而振聩;吾欲大声疾乎,又恐骇俗而惊人。”
现代·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现代·郭沫若《洪波曲》:“老教育家斩截地对我这样说,声音是这么刚健,像乡里老百姓说话的那样,而又那么的振聋发聩。
布热津斯基对媒介发展失控的论述,只是他对全球范围内的变化失控论述的一部分,他对媒介生态恶化的现实具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发出的声音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秦观在重大政治关头曾写过一些讽刺诗,数量虽少,但却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使人看到他在静穆之中又有着金刚怒目式的抗争。
2023-10-20
cdw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9-25 05:50: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