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的拼音是:kǎi。部首:钅。笔画:11。五笔:qmnn。繁体:铠。解释: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服,上面缀有金属薄片。组词:铠甲、马铠、铠装、首铠。详细解释:1、形声。从金,岂声。本义:用以护身的铠甲战衣同本,用金属薄片缀成。铠。甲也。《说文》。段注:古曰甲, 汉人曰铠。古用皮,...
铠拼音 [kǎi][释义]:1.〔~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简作“铠”,如“铁~”,“首~”。 2.(铠)
铠的拼音是kǎi。铠是一个汉字,其含义和读音都相对固定。该字的拼音为kǎi,表示一种保护身体的装备,特指铠甲。在古代,铠甲是战争中士兵的重要装备,用于保护身体免受敌人的攻击。因此,铠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也被广泛使用,与军事、战争等领域有关。在计算机语言中,汉字的拼音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发...
铠读音:kǎi,声母是k,韵母是ai,声调是三声。铠部首:钅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1画 五笔:QMNN,仓颉:OPUSU,郑码:PLYY,四角:82717 结构:左右,电码:6963,区位:7888,统一码:94E0 释义:〔铠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简作“铠”,如“铁铠”,“首铠”。
铠字的拼音读作[kǎi],其字形来源于部首“钅”,在五笔输入法中对应的是QMNN,由11画组成。在汉字文化中,铠字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它特指古代战士穿戴的战衣,旨在提供保护,如同“铁铠”和“首铠”这样的词汇,都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用于军事防御的装备。铠甲在古代战场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