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的拼音组词部首

筷的拼音kuài,部首竹,组词筷子。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公筷亦起源于中国。不管是分餐还是使用公筷,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习惯用...
筷的拼音组词部首
筷的拼音kuài,部首竹,组词筷子。
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公筷亦起源于中国。不管是分餐还是使用公筷,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人则用手指去抓取。中国发现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朝末期的国君,可见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
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筷子的发展: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著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
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匙极不方便,而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羹为副主流,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已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

2023-11-06
cdw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10-14 18:22: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筷的拼音和组词语

    拼音:kuài 组词:筷子 筷箧 筷筒 下筷 火筷子 筷子舞 筷笼子 部首竹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3画 五笔TNNW、仓颉HPDK、郑码MUXG、四角88985 结构上下、电码8951、区位3174、统一码7B77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丨フ一ノ丶 基本字义:夹饭或其他东西用的一对细棍儿(亦称“箸”):筷子。竹筷...

  • 筷的拼音kuài,部首竹,组词筷子。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公筷亦起源于中国。不管是分餐还是使用公筷,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习惯用...

  •  快乐生活 筷子的筷怎么组词

    4. 拼音:kuài 基本释义:夹饭或其他东西用的一对细棍儿(亦称“箸”):筷子。相关组词:筷子、筷筒、筷箧、火筷子、筷笼子、筷子舞 5. 筷子、筷筒、竹筷、木筷、筷箧、火筷子、筷笼子、筷子舞、象牙筷、不锈钢筷 6. 筷子的筷怎么写的 笔画数:13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点、点...

  •  文暄生活科普 筷的拼音和组词语

    筷的拼音是:kuai 筷的组词 筷子、碗筷、竹筷、木筷、象牙筷、银筷、漆筷、筷笼、筷套、筷筒、筷仙、筷厂、买筷、卖筷、火筷子、筷笼子、筷子舞 等。筷的词语解释 1、筷子[kuàizi]用来夹饭菜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条状体,多用木、竹、金属等材料制成。2、筷筒[kuàitǒng]插放筷子的器具。多...

  •  我好529 筷的组词和部首

    筷的部首是竹(⺮)。以下是一些以"筷"字为核心的组词:筷子:夹取食物的用具。筷筒:盛放筷子的器具。筷箧:盛放筷子的小盒。筷笼子:即筷筒。牙筷:用牙齿代替筷子夹取食物。竹筷:用竹子制成的筷子。碗筷:指一套用具,包括碗和筷子。筷的组词造句 使用"筷子、筷筒、筷箧、筷笼子、牙...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