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ī,声母h,韵母ui,读作第一声。释义:古时王后的一种祭服。二、祎 拼音:yī,声母y,韵母i,读作第一声。释义:美好(多用于人名)。
拼音为:yī 一、释义 1、形声。从示,韦声。本义:美好。2、古代时指一种美玉。3、多用于人名。二、说文解字 古文:蔽厀也。从衣韦声。译文:盖至膝盖上方的布料。以衣为偏旁,以韦为声旁。三、造字本义 名词,原指长度到膝盖上方的布料。
祎的读音是:[ yī ]。详细释义〈形〉 (形声。从示,韦声。本义:美好) 同本义 (多用于人名) 汉帝之德,俟其祎而。—— 张衡《东京赋》 又如:祎隋(逶迤。从容自得的样子);祎祎(美好)祎的编码郑码wsby,u794e,gbkb574总笔画数8,部首礻,部首笔画4。五笔编码是:pyfh示例汉帝之德,俟其祎而。——...
祎 [yī]部首:礻 五笔:PYFH 笔画:8 繁体:禕 [解释]美好;珍贵。多用于人名。
“祎”字的拼音是yī,注音是ㄧ,与“一”字同音。它的基本含义是美好、珍贵,这个字多用于人名,带有一种美好和珍贵的寓意。它也可以写成“禕”或“褘”,这两个字都是它的异体字。在古代汉语中,“祎”字并不常见,主要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为人名或者形容词使用。例如,《东京赋》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