颙的读音是yóng。详细释义:1、作名词时,意为大头。2、作形容词时,意思是形容大的样子;或者温和肃敬的样子。如:颙俟(颙候;颙竢;恭敬地等候);颙祈(恭敬地祈求);颙颙卯卯(肃敬轩昂的样子)。3、作动词时,意思是仰慕,盼望,如:颙望(盼望):颙戴(仰慕拥戴);颙想(仰慕怀念)...
颙读作“yóng”拼音:yóng,声母是y,韵母是ong,读作第二声。释义:1、头大,引申为大的样子。2、仰慕。笔画:
颙的读音是yóng。该字有多种含义,如大头、大貌、恭敬等。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颙的不同用法。在《说文解字》中,颙被解释为大头也。这意味着颙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头部比较大。例如,《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这里的长人就可以理解为大头人,...
颙琰的拼音是 "yú yǎn",读作"尤眼",注意"颙"的发音是"尤","琰"则念作"眼"。旻宁的名字读作 "mín níng","旻"发音为"民","宁"则念作"宁",这是一个简单的两个字组合。奕詝的读音是 "yì zhǔ","奕"如同"奕奕",发音为"一","詝"则念作"主",整体听起来像"一主"。最...
1,顒琰(yú yǎn)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1796—1820年在位),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五位皇帝,年号“嘉庆”。2,旻宁(mín nín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