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所作的《秋字》。意思是不要以为属于江南西道( 今属江西袁水流域)的偏僻宜春离京城遥远,那里的江山如画,风光宜人,希望能在那里畅快地游赏。言外之意是:劝朋友要想得开,千万不要以暂时的荣辱升降为念,要好好地保重身体,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怀。
韩愈与王涯同年进士,且与皇甫湜有交谊,因此写下《祖席》二首相送。诗以“秋”字为韵,此处选取后一首。首联开题,以淮南王刘安的诗句“桑叶落而长年悲”引出“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的感慨。两句中,“伤”比“悲”更深层,加上“独”字,情味更浓,表现出诗人对朋友冤情的理解与悲伤。颔...
韩愈与王涯是同年进士,兼有与皇甫湜之谊,因而写《祖席》二首相送。一首云“得前字”,一首云得秋字,即分别以“前”字、“秋”字为韵。此选后一首。首联是开题,主要写木落悲秋,古今同慨:“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淮南”即西汉淮南王刘安。他在《淮南子·说山》中,有“桑叶落...
“莫以宜春远”出自韩愈,出自《秋字》,诗人虽然写的是一首格律严格的律诗,但能一气呵成,明白如话;此诗的虚词用得好,典故用得活,叙述友情和劝勉友人,皆能情真意切,而在表现手法上却又不即不离,使深情厚谊溢于言外。原文: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
《秋字》的创作背景 元和初(806 ),韩愈的门生皇甫湜,在对策中触犯了宰相,牵连到其舅王涯。元和三年(808),王涯被贬为州司马,是年秋,复徙袁州。韩愈与王涯是同年进士,兼有与皇甫湜之谊 ,因而写《祖席》二首相送 。一首云“得前字”,一首云“得秋字”,即分别以“前”字、“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