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xi sài)山怀古拼音版注音:wáng jùn lóu chuán xià yì zhôu , jĩn líng wáng qì àn rán shôu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qiãn xún tiè suö chén jiãng dĩ , yĩ piàn xiáng fãn chũ ...
西塞山怀古拼音版译文
西塞山怀古拼音版译文如下:
西塞(xi sài)山怀古拼音版注音:
wáng jùn lóu chuán xià yì zhôu , jĩn líng wáng qì àn rán shôu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qiãn xún tiè suö chén jiãng dĩ , yĩ piàn xiáng fãn chũ shí tóu 。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rén shì jï huí shăng wăng shì , shăn xíng yi jiù zhèn hán liú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jin féng sì hăi wéi jiã rì , gù lèi xião xião lú dí qiũ 。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翻译:
王浚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浚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浚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浚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