堙字的拼音

堙字的拼音是yīn。堙,汉语二级字,读作堙(yīn),堆成的土山:距~(古代攻城时,积土为山,然后登堙观察城里敌情)。《类篇》同垔,塞也。《左传·襄六年》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又土山也。《公羊传·宣十五年》(於是使司马)子反乗堙而窥宋城。又距堙,登城...
堙字的拼音
堙字的拼音是yīn。
堙,汉语二级字,读作堙(yīn),堆成的土山:距~(古代攻城时,积土为山,然后登堙观察城里敌情)。《类篇》同垔,塞也。《左传·襄六年》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
又土山也。《公羊传·宣十五年》(於是使司马)子反乗堙而窥宋城。又距堙,登城之具也。《孙武子攻城篇》攻城之法,修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

《注》谓踊土稍高,而前以傅其城也。又叶乌前切,音湮。《陆机·吊蔡邕文》彼洪川之方割,岂一墤之所堙。故尼父之惠训,智必愚而後贤。
形声。字从土,从垔(yīn),垔亦声。“垔”意为“黄土高原”、“江河源头”。“土”指泥土。“土”与“垔”联合起来表示“把土堆在源头上以消灭水流”。本义:堵塞(源头)。转义:为攻城而堆的土山。

出自:
1、垔,塞也。——《说文》。字俗作堙,作陻。
2、井堙木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堕高堙庳。——《国语·周语》。
4、夷灶堙井。——《国语》。
5、绝后无主堙替隶圉。――《国语·周语下》。
2023-08-22
cdw 阅读 83 次 更新于 2025-11-08 04:40: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海南加宸 堙怎么读

    拼音:yīn 部首:土 笔画:12 五行:土 繁体:堙 五笔:FSFG 基本释义:1. 土山。如“距堙”,指古代攻城时堆起的土山,用以观察城内敌情。2. 堵塞。如“堙废”,表示废弃或停止使用。3. 埋没。如“堙灭”,表示消失或被埋没。相关组词:堙阨、堙替、堙厄、距堙、方堙、堙紊、堙坠、堙翳...

  •  深空游戏 堙怎么读

    1、堙,拼音:yīn;注音:ㄧㄣˉ。2、解释 ⑴陻 yīn ⑵(形声。字从土,从垔(yīn),垔亦声。“垔”意为“黄土高原”、“江河源头”。“土”指泥土。“土”与“垔”联合起来表示“把土堆在源头上以消灭水流”。本义:堵塞(源头)。转义:为攻城而堆的土山)⑶同本义 [block up]垔,塞也...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拼音:cháng、xián、xī、shān、zhī、mù、shí,yǐ、yīn、yú、dōng、hǎi。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出自先秦佚名的《精卫填海》。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

  •  文暄生活科普 堙怎样读?拼音

    堙字的拼音是yīn,它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堙"作为一个动词,意指堵塞,如《说文》中提到的"垔,塞也",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也有"堕高堙庳"的表述,表明其用于指代堵塞或填平。此外,这个词还延伸到指代埋没或使事物消失于无形,如"堙灭"或"堙昧",表示被埋没在遗忘之中。

  • 一只小锦李02 堙是什么字

    堙是汉语汉字。堙是汉语汉字。其拼音为yīn,本义是指填塞、堵塞。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河流被淤泥、石头等物阻塞。例如,河川堙淤就是指河流被淤泥阻塞。在现代汉语中,堙的使用并不常见,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堙在一些科技文献或者专业报告中,堙可能会被用来...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