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埙,汉语二级字,读作埙(xūn),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 2、(壎)乐器也。句。六空。空本作孔。今正。诗。伯氏吹壎。毛传。土曰壎。周礼小师。掌敎埙。大郑云。埙、六孔。後郑云。埙、烧土为之。大如鴈卵。尔雅曰。大埙谓之嘂...
拼音:xūn 古代一种吹奏乐器。陶制,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者。大如鹅蛋或鸡蛋,顶部稍尖,底平,中空,有球形或椭圆形等多种。顶上有吹口,前面有三、四或五孔,后面有二孔,古今各异。
埙的读音为”xūn”。关于埙的简要介绍: 乐器类型:埙是一种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 历史与文化:埙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实践。 起源与演变:最初,埙是模仿自然界声音的乐器,用于狩猎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它逐渐演变成纯粹的音乐工具。 形状与材质:最早...
一、埙的声母x,音节un,音调xūn 。二、释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三、部首:土 四、笔画:横、竖、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撇、点
埙读xūn。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现代释义:壎,乐器也。以土为之,六孔。——《说文》。字亦作埙。埙箫管。——《周礼小师》。注:“大如雁卵。”调竽笙壎箎。——《礼记月令》。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乃是乐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