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𬞟(苹的异体字,读作pín)与萍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主要区别如下:植物形态:𬞟(苹):这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蕨类植物。它具有根、茎、叶柄等结构,茎横生于泥中,叶柄细长。其特别之处在于,叶柄的顶端长有四片形似“田”字的小叶,因此也被称作田字草。萍:则...
“萍”,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pí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萍”的基本含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如萍泊、萍踪,在日常使用中,“萍”...
萍【píng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组词:1、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àng féng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2、萍踪浪迹【píng zōng làng jì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
萍 - 拼音:píng 萍,一说为会意兼形声字,一说为形声字。“萍”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尚未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上,小篆中的“萍”字(图A)从水、从艸、平声,即由“水”、“艸”和“平”三部分组成,本义为一年生水草(浮萍)。其中,“水”和“艸”表示这种水草是浮生在水...
萍 读音:píng;声母p;韵母íng;声调为第二声。简体部首:艹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繁体部首:艸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4画。五笔86:AIGH;五笔98:AIGF;仓颉:TEMJ;郑码:EVAU。四角:44149;结构:左右;电码:5493;区位:3828。统一码:840D;笔顺:一丨丨丶丶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