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拼音怎么给汉字标注读音

大概就是用其他常用字以及一些表音的偏旁部首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其实即使到了新中国,在汉语拼音没普及前,也是采用这个方法的。例如X,音同y这样。有些循环论证的味道:)相关例证您可以看看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字典。特别是那些4角号码字典(因为4角号码字典一般拼音查字之作为补充方法)另补充:1...
古代没拼音怎么给汉字标注读音
  大概就是用其他常用字以及一些表音的偏旁部首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其实即使到了新中国,在汉语拼音没普及前,也是采用这个方法的。
  例如X,音同y这样。有些循环论证的味道:)
  相关例证您可以看看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字典。特别是那些4角号码字典(因为4角号码字典一般拼音查字之作为补充方法)

  另补充:
  1、最早发明汉字拼音的人
  最早发明汉字拼音的人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 金尼阁于利玛窦去世的1610年来华。他于1618年回欧洲募集了7000部图书带到中国,并转赴晋、陕开教,他在山西结识了精于小学教育的韩云。两人经过半年研究,将成果整理为初稿。在泾阳,他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王征。他们二人,“互相质证,细加评核”,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字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汉字字汇,时为1626年。人称“利、金方案”。 周恩来1958年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指出:“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已经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1605年,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初用拉丁字母来给汉字注音。1625年,另外一个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办法著了一部《西儒耳目资》。”尽管此书尚不完备,但它准确地记录了明末的汉语读音;展示了现代辞书的雏形,成为汉字改革的先驱。

  七,汉语拼音问题
  http://www.qiji.cn/news/ 2003/12/18/05:17:45 奇迹报道

  --------------------------------------------------------------------------------
  所有语言可分为有声调和无声调的语言两种。在有声调的语言中,一个音节声调改变了,语意也随之起巨大的变化。汉语属于有声调的语言,英语属于无声调的语言。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有声调的语言信息熵更高,当然发音也更难掌握。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民国之后,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有模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的;也有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的。现在我们在一些字典中还能看到模仿日文假名的“注音字母”。

  最终,中国在1956年2月1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中国在中苏友好的五十年代设计的汉语拼音采用了罗马字母而非俄文字母,当时考虑到全世界只有俄国、保加利亚和蒙古三国使用俄文字母,而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却超过一百多个。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出现,可以说是汉语的一个重大进步。多年来的实践被证明是成功的。

  真理在往前一步就是谬误。现在仍然有一些激进的人,还在认为汉语、汉字的拉丁化程度还很不够。事实上,这些人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就在苏联创制了。其目的据说是在苏联远东的10万华工中扫除文盲,今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1929年由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引起很大反响。1931年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

  钱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期上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的文章,甚至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他提出:“废汉文之后”,“当采用文法简赅,发音整齐,语根精良之人为的文字Esperanto(世界语)”。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言论,而且把汉语和汉字混为一谈,分不清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在学术上是错误的,陈独秀虽然对此进行了批评,指出:语言和文字“此二者关系密切,而性质不同之问题”绝不能混淆,所以,是“仅废中国文字乎?抑并废中国语言乎”还值得研究,但是同时,陈独秀也提出了“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书之”的意见。

  现在如果我们对照一下伊朗(波斯)改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对照一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先用阿拉伯字母,后又改成拉丁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难道他们都强大了吗?今天那些还在鼓吹拉丁化的人们,值得深思啊!

  以上众多资料,就说明一点,古代注音以同音字为主、偏旁音协助为辅,尽管麻烦还是有效果的。2005-08-23
用“反切”的方法
即用“一个与本字声母相同的字”+“一个与本字韵母相同的字”来反切出本字。

比如:“狗”字用反切法注音就是“高厚”。
所以,在古代万不可用“高厚”来赞美对方的品德:)2005-08-23
新华字典后面不是有个附录嘛,应该是那种拼音吧2005-08-23
cdw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8-07 12:44: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我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

    我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时,确实采用了直音和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法: 定义: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注明汉字的读音。 特点:这种方法简单明了,只要知道同音字的读音,就能知道被注音字的读音。但缺点是,如果同音字本身读音不易确定,或者同音字较为生僻,那么直音法就难以发挥作用。反切法: 定义...

  •  谷艾文艺苑 古代没有拼音是怎么对汉字注音的?

    古代没有拼音时,人们主要通过以下两类方法对汉字注音:以字注字:读若法:用一个汉字来注明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例如“儡,读若雷”。读为法:同样是用一个字来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但更多用于解释古文献中的通假字,如“义读为仪”。直音法:直接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来注音,如“肇注兆”。双拼...

  •  倍领趣闻 在没拼音前,古人是如何认字的?

    在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古人通过汉字注音来识字和读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直音法,即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如《说文解字》中“材,才声”,意指“材”字读音与“才”相同。直音法虽简单,但局限性明显,如“丢”字无同音字,或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违背学习原则。另一种注音法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

  •  誉祥祥知识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直音法是用一个读音与被注音字完全相同的汉字来注音。例如,“材”的读音就是“才”,这种注音方法简单易懂,但当被注音字没有同音字时则无法使用。读若法:读若法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这种方法只求近似,所标的音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在没有更精确注音方法的情况下,它仍然是一...

  • 的韵母(ong)两字合在一起注音,“冬”字的反切法注音为“都宗切”。现代拼音注音为“dong”。很蛋疼的注音法,先把所有字都认识了才能注音。另外,代表韵母的字同时还要声调相同,比如“冬”字和“冬”字的韵母“宗”(ong)一样是平声。现代拼音声调“一声平二声扬……”就来自古代的反切法。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打一生肖 英语单词  夜唱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