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可能是遇到了连读变调的问题,平时是可以分别出来的,平常发音时,第二声(阳平)是由低到高,第三声(上声),是先由高到底,再由低到高,是很容易分辨的。但是,遇到两个上声字挨在一起读的时候,前面的一个上声字就必须读成阳平调(后面的那个上声字仍然读上声),这在语言学上叫做“连读...
中国拼音的声调问题
给你一个绝招:
比如“打”,你默念“打啊”,加一个“啊”字,这时明显觉得“打”是“拐弯”的,是三声!
“麻”,也加“啊”默念,觉得不能“拐弯”,就是二声!
“马”是可以“拐弯”的,三声!
这个方法我觉得是最好的方法。
一声和四声就比较明显了
我们这里的人也是绝大部分分不出二三声的,由于我用这个秘方,一试便灵。2006-09-20
我想你可能是遇到了连读变调的问题,平时是可以分别出来的,平常发音时,第二声(阳平)是由低到高,第三声(上声),是先由高到底,再由低到高,是很容易分辨的。
但是,遇到两个上声字挨在一起读的时候,前面的一个上声字就必须读成阳平调(后面的那个上声字仍然读上声),这在语言学上叫做“连读变调”。2006-09-20
声调(tone)的完整意义是指音节在发音过程中的高低抑扬性(音调,或称音高)及顿挫性(韵尾或闭塞音)。音调高低可以由阿拉伯数字的调值表示,模仿音阶1-5。调值55表示音节的调高相当于5(so),时长两拍。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声调的调值,需要借助灵敏的电子仪器来记录和分析。声调不同会导致相同辅音和元音的音节和词语含义不同,此即所谓的变调时所造成之语意歧异性。
以现代标准汉语为代表的北方汉语不具备入声韵尾,不具顿挫性,其声调仅仅指音调的抑扬升降性。现代标准汉语包含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一般不当作是声调。
粤语、闽南语、客家语、越南语等带入声韵尾,其声调含义包括抑扬性和顿挫性。调值相同的两个音节是否带入声韵尾会导致其顿挫性不同而决定其是否为两个不同的声调,最典型的例子是“九声六调”的粤语:有九个不同的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但只有六个不同的调值。
具备声调系统的语言称为声调语言;汉藏语系的绝大多数语言、部份印欧语系语言,还有很多其他语系的语言都是声调语言。2006-09-22
妈是第一声,麻是第2声读时候要轻一些 3声读要重些```有点拐弯的感觉
二声,马是第三声,骂是第四声罗2006-09-24
妈是第一声,麻是第二声,马是第三声,骂是第四声罗2006-09-20
第二声字后的轻声像第四声
第三声字后的轻声像第一声2006-10-04
2声读时候要轻一些 3声读要重些```有点拐弯的感觉2006-09-21
如果两个字都是三声,第一个字会变成二声,所谓的变声。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