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ǎng;部首:页;笔画数:16;结构:左右;五笔:CCCM;五行:金。笔顺读写: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横、竖、撇、点、横、撇、竖、横折、撇、点。二、详细解释 1、额头。颡,额也。从页,桑声。——《说文》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方计》可...
颡读音是:[sǎng]。声母是S,韵母是ang,读第三声。颡是形声。字从桑从页,桑亦声。“页”指人头。“桑”指桑树。“桑”与“页”联合起来表示“桑树与人头齐平”。本义:额头。说明:古代桑树通常比较高,需要采桑人架梯子爬到上面去采叶子。与人头等高的桑树容易采摘,不用爬梯。所以古人特地...
颡读作:sǎng。字形解析:“颡”为形声字,字从桑从页,桑亦声。“页”指人头,“桑”指桑树,联合起来表示“桑树与人头齐平”。本义:指额头。古代桑树通常较高,需要爬梯采摘,而与人头等高的桑树易于采摘,不用爬梯,因此古人特地为这种桑树造了“颡”字。其他含义:在服装工艺中,把面料捏...
颡字读作[sǎng],它是一个形声字,由“桑”和“页”两部分组成,“页”代表人的头部,“桑”则象征桑树。合二为一,意味着人头与高大的桑树齐平。在古代,桑树通常非常高大,需要攀梯子才能采摘桑叶。然而,当桑树与人的高度相当时,人们就不需要使用梯子了,因此,古人为了表示这种高度适宜的桑树...
颡字读作sǎng,位于汉字编码中的CJK统一汉字U+98A1,其部首为页。部首笔画为10,总笔画数为16。五笔输入法编码为CCCM,仓颉输入法编码为EDMBO。笔顺编号为5454541234132534,四角号码为71982。颡字主要指人的额部或脑门儿,古代还有一种跪拜礼被称为稽颡,即屈膝下拜,以额头触地。这种礼仪常用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