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吏 lì ㄌㄧˋ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吏的读音【lì】。《唐韵》力置切《集韵》《韵会》良志切《正韵》力地切,音利。《说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徐锴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礼·曲礼》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左传·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
吏[lì][lì]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
lì。吏,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文字。本义为从事打猎。后引申为做事的人。汉代以后又特指官府中小管或差役。“吏”字始见于商代时期的甲骨文文字中。甲骨文中的吏字,就像是一张带着长柄的猎网,紧紧的握在人的手中。随后到了西周时期,下方的字变成了一个“又”...
吏的读音为:lì。吏是指从事打猎,初见于商代甲骨文。吏作名词时,有官吏,官员,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吏部狱,低级官员或吏卒等意思;吏作动词时,指治理,为官。吏的组词 猾吏:指奸刁的官吏;官虎吏狼:指官吏贪暴;税吏:指专职征收赋税的人员;门生故吏:指学生和旧日部属;贪官污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