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都是帮助读汉字的工具,但它们在历史来源、系统结构和使用方式上有点不一样。汉语拼音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定的,目的是推广普通话,方便学汉字。注音符号出现得更早,1930年我国政府把它叫做“注音符号”,正式叫法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系统结构上,汉语拼音是罗马字母化的拼音...
注音是自创符号,汉拼是拉丁字母。北京音的音节模式是「声母+韵头(介音)+韵腹元音+韵尾+声调」,注音把其中的「韵腹元音+韵尾」合并为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汉拼则把上述成分都各自表示出来(但会在有些情况下有省写,比如uen省写为un;以及有可能有改写,比如au改写为ao)。都运用了西方音系学裏当时...
它们的最大差异是汉语注音符号是通过改造部分汉字得出,或取汉字某一部分得出的,类似汉字笔画的符号;而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abc。。。)作为汉字的拼音方案。ㄢ、ㄣ 这些是注音符号,现在在台湾仍然使用。虽然台湾也使用威妥玛拼音(请参照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A6%A5%E7%91...
“汉语拼音”与“注音”的区别:一、拼音可以用语音表达出来,也可以写出来;注音,则必须用符号写出来。二、汉语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加声调)拼合而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注音字母进行拼音;另一种是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字母(也叫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是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的,一直...
1、含义不同:"注音"是用同音字或符号等表明文字的读音。"拼音"即”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2、历史不同:注音字母,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至今台湾地区仍在使用。汉语拼音,源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30年,瞿秋白出版《...